從文化的邊界地看海南島海洋文化的雙重性
唐蔚明
[摘要] 本文從海南島所占據(jù)的獨特地理位置出發(fā),以全球化視角下的文化理論為依托,闡述海南島所具備的獨特的海洋文化的雙重性。海南島地處海陸兩地之間,為中國大陸的南方海上門戶,是一個東西方、土著與客家文化相匯合交融的邊界地。其海洋文化一方面體現(xiàn)了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后殖民主義文化批評家霍米?巴巴(Homi Bhabha)提出的“第三空間”文化雜糅的概念,另一方面則體現(xiàn)了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、著名文化批評家斯圖爾特?霍爾(Stuart Hall)有關世界流散文化之兩個“軸向”的理念。海南島海洋文化的雙重性,表現(xiàn)在它既擁有“樂水”智者的流動性和文化的雜糅性,又擁有“樂山”仁者的文化延續(xù)性和本土性。
[關鍵詞] 邊界地;第三空間;文化雜糅;本土性
一、引言
子曰:“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;智者動,仁者靜;智者樂,仁者壽”
-―《論語》
多年前在德國特里爾大學舉行的一個題為“東西方對話”的國際研討會上,曾有人借用孔子的這句話來說明東西方人的不同。西方人好比一個聰智者,好動,樂于周游和發(fā)掘世界,性情故而像水一樣不停地流動。相比之下,東方人好比一個仁厚者,仁慈寬容不易沖動,性情好靜,就像山一樣穩(wěn)重難移。雖然這種比喻不免有泛化之嫌,如鄭和下西洋,先于哥倫布發(fā)現(xiàn)新大陸八十余年。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的海上強盛和全球化殖民主義的擴張,似乎可以從一個方面來比喻東西方性情的不同,或者說“樂水”與“樂山”者文化上的不同。那么,如何從與水休戚相關的海洋文化和“樂山”的大陸文化之間的不同,來探視海南島獨特的海洋文化呢?
聞名四方的三亞風景區(qū)的“天涯海角”,恰到好處地道出了海南獨特的“邊界地”的地理位置。海南面朝南海,與南洋諸國遙遙相望,堪稱中國的南方門戶,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最繁忙的海上通道,享有“海上絲綢之路”之稱。北面與中國大陸隔瓊州海峽相望,是廣東和廣西沿海港口通往太平洋、印度洋海上航線的必經(jīng)之道。同時也是國家的防御前哨,是南海諸島的后方基地。早在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,便有客家人移居海南島。自宋代起,來自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的大陸人,渡海到海南落戶的更是絡繹不絕,形成了島上的一支客家大軍。19世紀中葉鴉片戰(zhàn)爭后簽訂的《天津條約》,把海南島瓊州列為“十口通商”之一。19世紀末基督教大范圍地途徑?港澳再度傳入海南,更使海南島成為一個海陸、東西方、土著與客家文化相交匯的邊界地。如今,在海南成為中國最大的經(jīng)濟特區(qū)20余年之后,國務院提出要把海南打造成“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勝地”,使其成為“我國立足亞洲、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臺”,這無疑為海南島的建設掀起了又一股開發(fā)的熱潮,吸引著海內(nèi)外投資者和知識分子紛紛遷移落戶海南。同時海南還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觀光度假者??傊?,海南這個文化交匯的邊界地,正以迅猛的速度加快其與世界接軌的全球化步伐。
本文正是從海南島所占據(jù)的獨特地理位置出發(fā),以全球化視角下的文化理論為依托,來闡述海南島所具備的獨特的海洋文化的雙重性。海南島地處海陸兩地之間,為中國大陸的南方海上門戶,是一個東西方、土著與客家文化相匯和交融的邊界地,其海洋文化一方面體現(xiàn)了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后殖民主義文化批評家霍米?巴巴(Homi Bhabha)提出的“第三空間”文化雜糅的概念,另一方面則體現(xiàn)了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創(chuàng)始人、著名文化批評家斯圖爾特?霍爾(Stuart Hall)有關世界流散文化之兩個“軸向”或“載體”的理念。 也就是說,海南島海洋文化的雙重性表現(xiàn)在它既擁有“樂水”智者的流動性和文化的雜糅性,又擁有“樂山”仁者的文化延續(xù)性和本土性。